罗非苗苗种培育
当鱼苗体长达0.8厘米左右时,便脱离亲鱼,集群游动于池边。此时,采捕鱼苗移至鱼种池内进行培育。目前,采苗一般由捞苗和捕苗两种方法。捞苗法操作时沿池边浅水处一手推用40目筛绢做成的小网箱,另一手用由同规格筛绢制成的三角抄网在水深30-40厘米处向前捞取,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。捕苗法通常是在鱼苗大批出现时,每隔5-7天用被条网捕1次苗,时间宜安排在晴天上午9-10时进行。鱼种池塘的面积以333-667平方米为宜,水深1-1.5米。池塘的其他条件与繁殖池相同。鱼种池应先消毒清塘,再施基肥。目前普遍采用混合堆肥施肥法,在池塘边挖一坑,将草、粪等按比例放入坑内腐烂,施用时取出肥料加水稀释后泼入池中。在鱼种培育期间,除通过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外,同时还需辅以投饲豆浆、米糠等饵料。一般在鱼苗刚入池1周内,每日每亩投饲1.5-2公斤黄豆磨成的浆,以后随鱼体长大渐增。当鱼体为2-3厘米长时,每万尾鱼苗每天应投1.5-2公斤米糠。在培育后期还可投饲芜萍、小等。鱼种培育以适当稀放精养为宜。在适宜的饲养环境中,每亩若放10-15万尾鱼苗,经15-20天培育,则可长至3厘米左右。在目前生产中,一般将鱼苗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时,再移至成鱼池内饲养成商品鱼。
罗非鱼是我国淡水鱼主要的养殖水产品和出口品种,好养,易起捕的优点也受养殖户青睐。
罗非鱼形态特征
罗非鱼体侧高,背鳍具10余条鳍棘,尾鳍平截或圆,体侧及尾鳍上具多条纵;网列斑纹
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。其肉质鲜美,少刺,蛋白质含量高,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,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。 罗非鱼因以上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,素有“白肉三文鱼”、“21世纪之鱼”之称,近年已成为养殖、加工、出口的热点之一。